前些時候,參加一次學術研討會。會上有許多專家強烈呼吁注重防控微塑料的污染。何為微塑料呢?就理論定義而言,微塑料通常為直徑小于5mm、由高分子聚合物構成的顆?;蛘呃w維。
當前全球每年約生產3億噸塑料包裝盒等塑料制品,其中只有20%的廢棄塑料包裝盒塑料制品被循環(huán)利用或者焚燒處理。陸地上大量的廢棄塑料污染山川河流,海洋同樣是塑料包裝盒塑料制品污染的重災區(qū)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被遺棄在海洋,占海洋垃圾的80%,嚴重威脅海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英國科學家研究指出,塑料垃圾時間日久會形成無數(shù)的微塑料顆粒,全球海洋中至少有5.25萬億個塑料碎片,微塑料已經遍布整個海洋系統(tǒng)。
不僅僅是海洋,陸地上也發(fā)現(xiàn)微塑料已進入食物鏈。201 7年4月,墨西哥科學家在土壤里、蚯蚓體內、母雞糞便和胃里發(fā)現(xiàn)微塑料,可能源自焚燒廢棄塑料掩埋后的分解,首次證實微塑料已進入陸地食物鏈。近日美國一家機構對全球多個城市進行了150多次自來水檢測,結果顯示83%的自來水含有微塑料成分,表明陸地水源也受到了微塑料的侵襲。國內外也有報道顯示,在食鹽、啤酒、蜂蜜等產品中檢出了微塑料。微塑料的污染已經廣泛存在,其危害與持續(xù)影響是觸目驚心的。
就微塑料來源而言,其可分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兩大類。初生微塑料是指經過河流、污水處理廠等排入環(huán)境中的塑料顆粒,如化妝品、牙膏、洗面奶等含有的微塑料顆?;蜃鳛楣I(yè)原料的塑料顆粒和樹脂顆粒(添加的微塑料);次生微塑料是指物品使用過程產生的微塑料,如洗衣機洗衣時也能產生大量的微塑料纖維,據(jù)估計每洗一件合成織物,可能產生1900個微塑料纖維,這些超細纖維難以過濾分離,其中一半以上會避開污水處理系統(tǒng)而進入河流、海洋。還有油漆噴涂、汽車輪胎磨損也會產生大量的微塑料顆粒。目前公眾對微塑料了解不多,對其危害更是認識不足,需要廣泛宣傳并引發(fā)人們高度重視。
微塑料,作為海洋乃至全球環(huán)境的新興污染源,雖然微至難見,甚至毫無蹤跡,然而卻在不知不覺間改變著海洋乃至全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對環(huán)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,也影響了生物的安全和多樣性,最終將對人類健康帶來極大威脅。為此,要注重防控微塑料的污染:一是開展微塑料監(jiān)測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效應評估技術研究,優(yōu)化建立相關的樣品采集與定量定性分析的標準方法;二是深入研究并出臺防控微塑料污染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明令禁止將微塑物質添加到日化產品并尋求替代品;三是優(yōu)化構建以地表水為直接或間接原水供給系統(tǒng),防范有可能受到潛在的微塑料顆粒污染的影響;四是分別建立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模式及其監(jiān)測方法,改進污水廠和有效降解的工藝并提升控制污染的效果。
正視和防范微塑料危害,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,減少塑料垃圾,遏制微塑料的擴散,維護陸地與海洋的良好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保護與建設人類美好家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