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用過塑料制品便捷,低價,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究竟是什么原因?使得這么便利的材料變成了“環(huán)境殺手”呢?今天為你解答
對于塑料包裝盒等塑料制品,我們都不陌生或者說是非常熟悉,因為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塑料的,例如最常見的是家里的垃圾袋,然后是各種水瓶,還有食物或者生活用品包裝等等。塑料用起來確實很方便,而且成本極低,但用過之后需要處理時,所付出的環(huán)境成本卻要高出其生產(chǎn)成本千百倍。因為它難以降解。
目前,最常用的處理方法就是填埋,埋在土里雖然簡單,但要使塑料袋,塑料包裝盒等塑料制品完全分解,卻要幾百年的時間。另一方面,埋過塑料袋的土地也很難再被利用,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么便利的材料變成了“環(huán)境殺手”呢?
塑料包裝盒等塑料制品自身很難降解
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,與化學(xué)纖維、橡膠并稱三大合成材料。塑料分很多種,有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氯乙烯(PVC)、聚乙烯醇(PVA)等,各有各的特點及用途。我們以聚乙烯為例,看看塑料是怎么生產(chǎn)出來的:首先,從石油中提煉出乙烯單體。其次,再通過聚合反應(yīng),將一個個乙烯分子連接起來,使它們連成一個很長很長的鏈,這個過程就像乙烯分子伸出兩只手,抓住排在它前后的兩個乙烯分子,這樣的長鏈就很難被拉斷了,另一方面,還要根據(jù)產(chǎn)品的性能要求,考慮是否使這些長鏈之間產(chǎn)生化學(xué)鍵(交聯(lián))。
塑料不能通過幫助來降解
由于塑料是通過大量小分子聚合而成的,把塑料徹底降解成小分子,需要讓大量的化學(xué)鍵全部斷裂。對于聚乙烯分子來說,讓它的長鏈斷開,需要很大的能量。問題來了,植物中同樣也有各種聚合物,比如纖維素、蛋白質(zhì)等高分子,那么為什么植物埋在土里過一段時間就能分解呢?這是因為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,微生物以植物中的蛋白質(zhì)、纖維素為食,所以很快就能將植物一點點“吃掉”。然而在自然界中卻沒有一種微生物以聚乙烯、聚丙烯等石油的“后裔”為食。就是說自然界中也沒有能幫助它們降解的東西。
總的來說塑料很難降解,以至于塑料袋和絕大部分塑料制品都難以降解,對環(huán)境造成了很大影響。
看了這些,你還會繼續(xù)放縱自己無節(jié)制的使用塑料制品嗎?我相信更多人會說不,而且自覺地不用、少用難降解的塑料制品,選擇紙質(zhì)環(huán)保袋或者多次性布袋。